跳到主要內容
貳、學校發展目標

苗栗高商是苗栗縣內唯一專業商業技術型學校,以培育商業技術人才為宗旨,為落實務實致用和特色發展之理念,積極發展本校專業群科特色,強化產學務實鏈結,深化學以致用精神和縮短產學落差,以因應108課綱核心精神,孕育務實致用人才,以「活力、優質、專業」為學校發展願景,如圖一所示,同時依據學校現況的SWOT矩陣分析,如圖二所示,以建立「溫馨友善校園、優質多元學習、專業成長精進」為學校發展目標,是以本校校務發展的願景和目標如下:

ㄧ、學校願景:營造建構優質技職學府,孕育具備「活力、優質、專業」素養之有為青年

二、發展目標:溫馨友善校園、優質多元適性、專業成長精進

    (一)溫馨友善校園:建構溫馨友善校園環境

    (二)優質多元學習:促進多元適性優質學習

    (三)專業成長精進:加強專業成長技能精進

 

 

綜上根據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擬定實施策略之架構,如圖三所示,並據以訂定本校106年至110年中長期校務發展計畫,再經校內研議、專家諮詢、校務會議決議,後陳報國教署核備;發展計畫中預定爭取經費,改善每間教室之雲端教學設備、專科教室充實和各項檢定場所之設置,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和檢定的有利環境,以培育優良有創意之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國家社會產業之需求,實現本校落實技職教育之理念。


 為落實12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以校務發展計畫和教育政策關鍵指標(KPI)為經,以高職優質化、高中職均質化和技職再造計畫為緯,整合校務發展計畫各項的具體策略,落實校務發展,提升技職教育再造的成效,並依照學校現況的SWOT分析(詳見參、現況分析與診斷),針對KPI擬定具體的推動策略(參閱下一頁),如下圖三所示。


 依學校現況SWOT分析,針對KPI擬定具體推動策略一覽表

 

教育政策

關鍵指標(KPI)

內部

外部

具體策略

優勢

劣勢

機會

威脅

ㄧ、課程特色發展

 

1.各科雙班規模,選修規劃容易

2.課程發展會議,規劃實習課程

3.大學簽訂聯盟,納稅服務學習

4.舉辦職場體驗,推動業界實習

1.課綱概念不足,課程發展遲緩

2.商管課程相似,專業缺乏特色

3.畢業去服務業,產學不易推動

4.企業校外實習,工作實難安排

1.鄰近學校友善,師資支援容易

2.新課程將實施,本位課程彈性

3.技專校院合作,資源容易取得

4.商管學群齊一,全體便於整合

1.環境變化快速,課程銜接不易

2.教育部新課綱,目前尚未定案

3.社區中學多校,競爭頗為激烈

4.各科異中有同,特色難以發展

1. 建立課程發展組織有效運作。

2. 研擬各項議題,激盪討論凝聚共識。

3. 實驗試行部分議題,蒐集經驗滾動修正。

4. 發展需求調查期末評鑑SOP,縮減期望與實際落差。

二、學生適性揚才

 

1.多元輔導證照,競賽表現優異

2.爭取購書經費,新書推薦自由

3.促進社會關懷,學生可塑性高

1.學生著重升學,忽視專業證照

2.欠缺積極動機,主動借閱低落

3.學生欠缺主動,態度不夠積極

1.大學開放職校,多元升學管道

2.結盟科大資源,方便行動閱讀

3.累積服務經驗,拓展學校校譽

1.高中可考四技,高職競爭增加

2.遊戲軟體引誘,降低寫作意願

3.招募人數不穩,校外安全顧慮

1. 試行適性分組持續辦理差異化教學

2. 推動體驗教學與協同教學

3. 建置改善數位教學資源

4.技藝融入課程,專業融入實務

5.整合校園服務學習計畫

6. 技術訓練及參加各級比賽

7. 技藝融入課程,專業融入實務

8. 辦理藝文活動、小論文及寫作競賽、人文藝術展演及講座。

三、教師專業發展

 

1.碩士學位主力,學科專長授課

2.教專氛圍形塑,增能意願強烈

3.組織學習社群,教學典範指導

4.教師人資穩定,學校認同明確

1.教學心態保守,觀課意願較低

2.校內預算不足,缺乏進修補助

3.政策業務繁雜,易生教學干擾

4.缺乏同儕競爭,影響自主精進

1.選修課程增加,多元教材呈現

2.數位創新環境,教法靈活改變

3.技職教育再造,實務教學導向

4.社區認同學校,教師備受肯定

1.教專定位不明,長期推動困難

2.多元數位科技,系統整合不易

3.社區產業不足,產學合作不易

4.家長雙薪家庭,親師溝通有限

1. 推動教師社群深化教學對話

2. 提升專業與教學增能

3. 推動共同備課、審題、觀課及議課

4. 強化與支援多元創新教學

5. 推動體驗教學與協同教學

四、學生就近入學

 

1.勤辦入學宣導,就近入學率高

2.唯一國立商校,專業深獲肯定

3.體驗營隊多元,辦理績效良好

4.重視學生心理,落實輔導工作

1.學校僅商業類,學校發展受限

2.家長重視高中,普遍輕視高職

3.著重明星學校,優秀學生外流

4.專業人力不足,提供服務有限

1.國教推動適性,導引就近入學

2.學校位於市區,就學交通便利

3.技職體系翻轉,職校漸受重視

4.諮商師人數增,入校機會提升

1.苗栗市少子化,人口外移嚴重

2.地方廣設高中,分散學生來源

3.私校廣設新科,吸引學生就讀

4.苗栗資源有限,學生探索不足

1加強適性與就近入學宣導

2辦理學校特色成果發表暨研習會

3推動特色營隊適性學習

4 引進諮商心理師資源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