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民國104年1月7日下午1時30分至2時50分
- 地點:本校二樓閱覽室
- 內容:欣賞翻轉教育2.0 DVD 及心得交換與分享
- 活動紀錄:
- 這套由天下文化出版的DVD共有2集,上級介紹美國中小學中動手做的教育思維與實例,下集則介紹在台灣社會動手操作與翻轉教學的實例。我們欣賞了下集,並看見了許多國中小老師的成功案例。影集中也分享了噗浪客研習的熱烈實況。綜觀背後的思想,就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並且透過親自參與與分組合作來達成學習的目標,使學生更有興趣來學習。觀賞之後,大家圍坐一起分享觀賞心得,討論熱絡。最後,每人分配一本社群購置的書籍在學期末及寒假中閱讀,認識並思考這股自可汗學院、學習共同體以來所翻轉的教育思潮。
- 瀏覽活動花絮
- 心得分享:
- 宇青分享1:
- 翻轉教室, 應從小學開始做起(80%翻轉、 20%傳統), 到國中調整為 50% %u300150% ,到了高中之後調整為 20%%u3001 80%%uFF0C但前提是要調整升學制度, 讓國中小考科減少。
- 瑞明分享2:
- 記得數學科重補修約五、六年前就曾經有錄製課程內容,學生在家收看,周六日到校做實體上課,問問題並做測驗,實施下來效果並沒有想像的好。老師自行開發教材,錄製節目,勞心勞力,但卻沒有收到預期效果,我想學習動機薄弱應該是原因之一。所以如何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維持強的學習動機就很重要。不能一味複製翻轉教室中別人的上課模式,大家要因校制宜,找到符合本校師生的實施方式才行。
- 志超分享3:
- 在數學科社群活動中,與苗商各數學科同仁一起欣賞了翻轉教室影片。這部影片內容給了我許多啟發,讓我認知到隨著教育環境的變遷,我的教材教法不可一成不變,隨著時代的改變,對學生教育的態度,應有新的認知。我認為成功的教育,首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影片中提到國中自然科教師,在教室內整個學習氣份是熱絡的,是認真的,學生都熱中於求知。原因無他,因為學生有學習興趣。 再來是讓學生有成就感,如影片中的木工教師,帶領學生完成一件件木工作品,最後到台北參展,獲得許多讚美。最後,改變傳統上課方式,讓學生分組討論,彼此互相良性競爭,互相激盪 ,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可使學生上課不再覺得枯燥,有參與感。以目前高中職數學的課綱來說,內容頗多,要完全導入翻轉教室的概念,委實不容易。但可以在學生覺得較抽象或較難的章節上,開放分組討論,解說得最好,最快解出答案那一組予以獎勵。我想這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方法。此外影音教學也是一個重點。最後,環境在變,學生也在變。在這波翻轉教育的浪潮下,如何找到最適合本校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實乃當務之急。
- 坤民分享4:
- 看了翻轉教室的影片之後,我發現都沒看到關於數學科的翻轉教室的做法,所以我上網找了一下其他數學老師是怎麼做的。看到了關於”學思達”的教學方式感覺效果好像不錯。希望接下來的教學生涯裡面,可以將這個方法慢慢地引入自己的教學,以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意願。
- 小娃分享5:
- 透過翻轉教育的影片與書籍,讓我理解到這是一場必要的改革。台灣如何在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中擺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讓孩子們自主學習,的確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在網路傳播的訊息爆炸時代,背誦知識不再是唯一而有效的途徑,如何有系統的搜尋了解並正確的區分可用知識才是孩子們更應該學到的。雖然我認同這樣的概念,但仍不敢嘗試,理由不外乎有三:一、在高等教育下直接翻轉,除了要先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訓練並養成習慣,還要在傳統教育體制的考試下,學生、家長及老師都必須承受相當大的壓力。二、學生普遍的數學程度太差,連分數的四則運算及根號的計算都有問題,要如何能同時兼顧課程進度及教學呢?三:孩子的自治能力差,在家中上了網站也無法管控是否在進行學習,該如何說服家長認同?
- 目前,我採觀望的心態,期盼未來幾年能讓翻轉教育在小學與中學階段建立好基礎,我會比較願意嘗試翻轉教學。